产品简介:
食品级塑料抗菌剂ECO是我司研制生产的塑料抗菌产品,它主要成分有机阳离子,是一种高效抗菌剂,食品级有机塑料抗菌剂是一类通过有机化学合成,能广泛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。由于其移动速度慢、活性高,在塑料制品中的抗菌性能相较其他更为优越。它能在材料相容性和迁移率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,使其在塑料颗粒中的抗菌性能优越。塑料抗菌剂ECO 适用于所有普通材料,在材料相容性和迁移率之间保持适当平衡。其热稳定性可达 240℃。具有非常持久和强大的保护效果。与其他抗菌塑料技术相比塑料抗菌剂ECO 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开裂和脱落。
透明塑料制品添加说明:
透明塑料制品对添加剂的透明度、相容性要求极高,添加抗菌剂时需严格控制工艺与用量,以避免影响产品透光性和力学性能。
1. 相容性优先:选择与基础树脂(如PET、PP、PC、PS等)溶解度参数相近的抗菌剂,避免因相容性差导致的制品浑浊、分层。
2. 低迁移性:抗菌剂需在塑料中稳定存在,迁移量需符合食品接触标准,防止因迁移导致抗菌失效或安全风险。
3. 耐热性匹配:根据塑料加工温度(如PP加工温度180-220℃、PC加工温度260-300℃)选择耐热性适配的抗菌剂,避免高温下分解失效或产生有害物质。
适应范围:
适用透明塑料:优先用于PP、PET、PS等结晶度较低或易加工的透明塑料;PC、PMMA等对添加剂敏感的塑料,需选择专用低迁移抗菌剂。
添加流程与注意事项:
1. 预处理:将抗菌剂与少量载体树脂(如相同类型的PE、PP粉末)混合制成母粒,提高抗菌剂在塑料中的分散均匀性,减少团聚导致的透明度下降。
2. 添加量控制:通常添加量为0.6%-1.0%(质量分数),具体需根据抗菌剂效率和产品要求调整。过量添加可能导致制品发黄、透光率降低,或增加迁移风险。
3. 加工工艺配合:
– 注塑/挤出时,控制加工温度在抗菌剂耐热范围内,避免温度过高;
– 冷却阶段缓慢降温,减少因温差导致的树脂结晶不均,保障透明度。
4. 性能检测:添加后需检测制品的透光率(通常要求透明塑料透光率≥85%)、抗菌性能(如依据GB/T 31402检测抗菌率)及迁移量,确保符合安全与使用要求。